谈到这两者的对比,有人会有这样的观点:桶装水都是塑料桶装的,喝桶装水难道不会把微塑料喝进体内吗?
2024年1月,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每升瓶/桶装水中平均约含有24万个可检出的塑料微粒。
研究人员首次利用新的显光学成像技术,能观测到瓶/桶装水中“纳米级塑料”(小于1微米的塑料颗粒)。
这些细小的“纳米塑料”可以通过我们肠道或肺部细胞,进入血液,甚至抵达心脏和大脑。
研究还发现,当瓶装水瓶子被挤压或暴露在高温下时,它可能会随着碎片脱落而进入水中。甚至在反复开关瓶盖时,许多塑料颗粒也会进入水。
有研究对来自全球 14 个国家的 159 份自来水样本进行了分析,其中 129 份含有纳米塑料/微塑料,检出比例高达 81.1%。
2024 年 2 月份,来自广州医科大学和暨南大学联合开展的研究发现:把硬水烧开,再经过简单过滤,就可除去水中 80%以上的纳米塑料/微塑料。
研究还发现,烧水的过程中随着水温的逐渐升高,水中的微塑料去除率逐渐增加;水的硬度越高,对水中微塑料的去除效果越好。这是因为煮沸的过程让微塑料能够与水中的某些化合物共沉淀,容易被水垢包裹住沉淀在容器底部,从而起到了更好的去除效果。
因为觉得桶装水更卫生,有部分矿物质水还清甜可口,所以喝桶装水的人不在少数。但是,桶装水的选择其实很有讲究!
将水桶放平,观察水桶底部的三角标识是PC材质还是PET材质;应尽量挑选PC材质的水桶;尽量不要挑选PET材质的桶装水,因为PET材质的包装不耐高温,高温时会造成有害物质析出。
选购时还应观察水桶的颜色,不建议选购颜色过深的水桶,应选购透亮、透明颜色的水桶。
观察瓶口的封口上是否有激光打码、出厂日期,合格的桶装水应该封口光滑平整,还有对应的激光打码,出厂日期。
市面上的天然矿泉水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8537—2018,挑选时,可以首选天然矿泉水,它含有丰富的钾、钠、钙、镁等矿物质,可补充人体所需元素,但含有矿物质的天然矿泉水并不适合婴幼儿饮用。此外,不建议长期饮用不含任何矿物质的纯净水。
在不开封的情况下,桶装水的保质期一般是3个月。如果在开封的条件下,桶装水的保质期大概在15天。
【提醒】开启后要尽快喝完,秋冬季最好在10天内喝完,春夏季最好在7天内喝完。
有研究表明,饮水机的内胆、聪明座(桶与机体之间的连接构件)等部位,长期不清洗消毒,容易滋生大量的微生物,污染饮用水。
1.针对机身,用医用酒精蘸湿干净的抹布,清洁出水口、接水槽和饮水机外壳。
3.针对内胆,将专用的饮水机消毒剂根据说明书按比例稀释后倒入内胆,并静置20分钟左右(不同的消毒剂可能存在差别),然后打开饮水机所有排水口,将水排出后,用清水从聪明座中持续冲洗饮水机内胆,直到没有消毒剂的气味为止。
平时用得少的家庭,一周应洗1次;每天频繁使用的,冬季每月清洗一次,夏季则最好两周清洗一次。
一般而言,大型自来水厂的出厂水通常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可以不用加装家用净水器。
但是,如果存在输水管网破旧,出厂水在长途跋涉输送过程中,确实可能会受到二次污染。
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办法通过辨别水质判断是否需要加装家用净水器呢?
二看用开水泡茶静置数小时或隔夜后茶水是否变黑,如是,水中铁或锰含量可能超标。
但如果闻到轻微的消毒剂味道,则是正常的,可放心使用,水中存在一定量的余氯等消毒剂余量具有灭菌效果。
可购买大企业的产品,因为净水组件要定期更换,大企业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更有保障。
可选用聚丙烯(PP)棉或各种滤膜,它们对水中的微小颗粒或胶体性物质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如果你想让喝进肚子里的水源更安全,选好桶装水、定期清洁饮水机、过滤净化自来水等等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