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中国)官方网站

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要用好“市场之手”
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要用好“市场之手”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3-07-15

  近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提出自明年1月1日起,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餐饮打包外卖服务以及各类展会活动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暂不禁止连卷袋、保鲜袋和垃圾袋。

  塑料袋的发明,大幅减少了人们对纸袋的需求,堪称上世纪最环保的发明,如今却成了污染的代名词。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便宜、好用又受欢迎的东西,一定是好东西。市场的选择是理性的,塑料袋无处不在,恰恰说明其贡献良多。不过,也正因为塑料袋方便又实用,使得白色污染现实地摆在了人类面前,成为我们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2008年“限塑令”推出,塑料袋从免费变收费。2018年5月,环保组织零废弃联盟发布的《限塑令十周年——商家执行情况调研报告》显示,达到收费等要求的仅占9.1%,遵守“限塑令”所有规定的仅占3.7%,线下零售场所执行“限塑令”的情况不容乐观。虽然大型超市对“限塑令”执行严格,但也不乏超市限制范围之外的平口袋、保鲜膜等其他塑料膜类包装。

  “限塑令实施12年,塑料袋用量不减反增”,如此论断只考虑了绝对值变量,没考虑相对值变量,评价本身不够科学。应该说,“限塑令”实际发挥了作用,只是与人们所期待的仍有距离。如今,九部门联合要求明年起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无疑是“限塑令”的升级版。基于“限塑令”的过往实践经验,对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需要保持理性心态。

  一方面,天博和“限塑令”一样,禁止不可降解塑料袋也不是全禁。基于卫生及食品安全目的,用于盛装散装生鲜食品、熟食、面食等商品的塑料预包装袋、连卷袋、保鲜袋等,不在禁止之列。另一方面,禁止不可降解塑料袋,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然会存在监管难题,假冒可降解塑料袋等问题恐怕短期内也难以禁绝。

  实际推广可降解塑料袋,之所以较为困难,首先是因为价格太贵,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性能较为平庸则是另一个问题。抗摔比不上PC,耐热比不上PA,防腐比不上PE,可降解塑料袋的性能提升空间还很大。最关键的问题是,现在的可降解塑料袋能否真正实现“可降解”?

  不少企业都以“可降解”做宣传,但据权威机构调查,市面上大部分可生物降解塑料产品,只是工业堆肥条件下的可降解,尚不能实现自然条件下的可降解。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研究人员经过3年的实验发现,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塑料袋能完全被大自然分解。在实际处理中,一般都是把可降解塑料袋和普通塑料袋一起进行填埋或焚烧。“可降解”做不到完全名副其实,这是推广可降解塑料袋面临的现实困难。

  从实施“限塑令”到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无论是价格下降,还是性能提升,无论是真正实现自然条件下可降解,还是实现废弃塑料回收再利用,技术进步、政策扶助与公众支持,缺一不可。禁用主要是在政策端发力,市场端发力离不开企业和公众的配合。期待看到更便宜更好用的可降解塑料袋,让选用可降解塑料袋真正成为市场自发的理性选择。(止凡)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